案情:(本案均为化名)
张文今年70岁,年轻时患有精神分裂症,50多岁时还没结婚。一直到1987年,在一位热心人的帮助下,与郊县的一位姑娘王洁相识了,双方于当年登记结婚。婚后夫妻二人感情很好,在1989年还生下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女儿。2001年,他们居住的平房需要拆迁,张文得到了一笔数额可观的拆迁款。夫妻二人准备用这笔钱购置新居,张文的弟弟张亮一纸诉状将夫妻二人告上法庭,要求法院依法宣告他们的婚姻无效。
张文的弟弟张亮在诉状中称,张文早年就患有精神分裂症,1981年因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婚后再度复发,于2001年又住院进行治疗。因此他认为张文婚前就患有精神分裂症,婚后再度复发,说明哥哥的精神分裂症一直未治愈,因此根据新《婚姻法》第十条第三项的规定哥哥张文与王洁的婚姻是无效的。听说弟弟张亮把自己告上了法庭,张文十分气愤。他说自己虽然确实因患精神分裂症两次住院治疗,但现在恢复得很好,神志很清醒。与王洁的婚姻也很美满,很幸福,自己也很珍惜。他觉得自己的婚姻是合法有效的,没有妨碍到别人,希望弟弟张亮不要干扰他的生活。
对于小叔子的指控,嫂子王洁更是一腔苦水。以前小叔子从来没来关心过哥哥的生活,可自从房子遇拆迁以后,小叔子就常来干扰他们的正常生活。打着监护人的名义,无端对她进行指责。更有甚者,小叔子还曾作为法定代理人,以张文的名义起诉让张文与她离婚。她认为,张文虽患过精神分裂症,但她并不嫌弃,况且张文已经痊愈,也没有妨碍到正常的生活。他们的婚姻是依法进行登记的,符合法律的规定,是合法有效的。对于这起案子,法院委托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对张文的诉讼能力进行了精神司法鉴定。法医最终作出了张文处于精神分裂症缓解期,在民事诉讼中具有诉讼能力的鉴定结论。
审理结果:
法院认为,张文的弟弟张亮1983年成家,一直在别处居住,没有与张文共同生活,故其不具备申请宣告张文婚姻无效的主体资格。
律师分析:
本案涉及到的是婚姻法第十条第三项的规定。所谓“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是指婚姻当事人婚前患有性病、严重精神病患者未经治愈、先天性痴呆以及某些已被实践证明的、不应结婚的其他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在结婚登记时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进行登记并取得结婚证,婚后所患病症未治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5年6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有关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属于法定不能结婚的情形之一。我国婚姻法规定,患者医生认为不能结婚的疾病者不得结婚;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能不能结婚,应由精神科医生提出意见。应当认为,只要不是得了重型精神分裂症,都可以过正常的婚姻生活;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七条规定: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张文的弟弟张亮虽属张文的近亲属,但其一直别处居住,没有与被申请人张文在一起生活,且从未关心过张文的生活,不能认定为“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因此张亮不是适格的申请人。